最新资讯

党旗红、企业兴、双赢之路靠引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庆团圆

首页    情感交友    “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庆团圆

“二十三过小年”。如果把过年比作一场大戏,那”腊八”就是过年的序曲,“小年”就是过年的彩排。

 

农历大年初一就是过年的最高潮。如果没有小年,就像这出大戏“没有戏眼儿,味儿终究有点寡淡”。

 

小年的头一天下午,我们这边就开始放鞭炮了,在不禁鞭炮的城市,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开始此起彼伏,恍惚间,让人觉得年已经到来了。

 

01  “小年”的由来

 

据记载过去皇家在腊月二十三日举行祭天大典,并且同时祭祀灶神。后来北方地区就沿用了旧时习俗,逐渐形成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小年这天民间最重要的仪式是祭灶王。我们北方老家要在干净的灶台上摆放芝麻糖,烧饼,水果,毕恭毕敬的点上三支香。

 

祈盼灶王爷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感恩一年来的照顾,期望继续护佑全家新年里平安顺达,财源滚滚。一个小时后可以分享贡品,预示来年甜甜蜜蜜,风调雨顺。

 

 

北方的贡品多用糖饼或者芝麻糖,也有人用带汤的水饺 。

 

糖饼就是烧饼里边包裹红糖或者甜豆沙馅儿,芝麻糖也叫麦芽糖。

 

北方还有些地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各地的习俗不大相同。

 

据说灶王是管理灶火的神,也就是管理人们的伙食吧。但是“民以食为天”,吃饭也是人间大事。

 

传说腊月二十三晚上,灶王神要回到天宫给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见闻,如果他汇报时多说好话,玉帝就会在来年赐更多的福报给人间。

 

所以人们在祭灶时都要用芝麻糖让灶王吃的甜甜蜜蜜,多说好话。

 

02  家门口的小年

 

小年这天,祭罢灶,我们这边就开始放鞭炮了。鞭炮陆陆续续,零零星星,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进入高潮。

 

 

小年是大年最响亮的前奏,是把年推向高潮的引擎。从这天祭灶开始,人们就紧锣密鼓为过大年更忙碌了。

 

从这天开始,人们集中打扫庭院,清洁门窗,厨具。理发,洗浴,准备辞旧迎新。

 

远处,空旷的地方传来鞭炮阵阵,街上是一排热闹的景象。

 

平日里摆在店铺里的商品都摆到了路边,瓜果,蔬菜,水果,鲜花。对联,鞭炮,各种春节用品,花花绿绿,应有尽有。

 

超市里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熙熙攘攘,各种糖果食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小区的大门口也挂上了红灯笼,树上“开满了桃花”(仿真塑料花)。买东西的人出出进进,脸上洋溢着喜气。

 

还在上班的人们,也相互换班或抽出下班时间开始采办年货。商场超市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最繁忙的季节。

 

03   家乡的年味浓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仿佛从这天起,挣钱没那么重要了,回家过年才是头等大事。

 

在外的游子能回家的都集中往家赶。车站,码头,机场人潮涌动,行色匆匆。

 

从这天起,家乡的年味儿更浓了。

 

 
年味儿是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是商店门口琳琅满目的年货,年味儿是游子历经千山万水回家的脚步。

 

年味儿是游子归来与家人团圆的温馨时刻,是父母站在村口翘首期盼的身影,年味儿是大包小包拎回家的年货。

 

小年距大年还有七天,眨眼即到。

祝福大家新年团团圆圆,心想事成!

 

来源:公众号-一平浅语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2日 16:10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来源:大河乡音文化传媒中心

编 辑:王振学  吴思雨(实习)

审 核:李高峰 

监 制:乔望键  张晓粉

总监制:吴建国

微信合作:13592665237、13603708102

电子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搜索“大河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