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6
最新资讯

党旗红、企业兴、双赢之路靠引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

首页    大健康    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
 

 文献引用格式: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委会,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5,31(3):226-235.DOI:10.13419/j.cnki.aids.2025.03.02

 
图片

 

 
急性HIV感染通常定义为发生HIV感染后的6个月内,病毒大量扩增,病毒储存库迅速建立,早期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状态及其变化对疾病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既往数据显示,约50%的经性途径感染者是与急性期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暴露所致。因此,急性HIV感染者的早期识别、疗管理和健康教育不仅对控制病毒复制、最大限度保护免疫功能及抑制全身免疫激活十分关键,也对遏制HIV的进一步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简称“共识”)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委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制定。“共识”汇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临床实践,在2022版“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扩大筛查、多学科参与、尽早诊断”的重要性,并对急性感染者的筛查、诊断、cART及健康教育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推荐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急性HIV感染者的诊疗管理质量。

 

发生HIV感染后的6个月内,感染者通常会经历急性转录病毒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疲倦、关节疼痛、皮疹等,但缺乏特异性。此外,急性期感染者病毒载量高,传播风险大,且传播性耐药突变检出率高。

 

急性HIV感染的筛查与诊断面临诸多挑战:①急性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毒感染,忽视HIV筛查;②急性期抗体检测可能为阴性,这会导致漏诊;③确诊的HIV感染者仍需结合多方面信息判断是否处于急性期。因此,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至关重要(1)。HIV核酸检测在急性HIV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或不确定的情况下。

 

 

图片

 

1 急性HIV感染者筛查与检测流程图

 

 

 

 

 

  

急性HIV感染者确诊后尽快启动cART,以缓解急性期症状、降低病毒载量缩小病毒储存库、减轻免疫激活及炎症、保护免疫功能并维持淋巴组织的完整性,同时降低HIV传播风险有条件者可在确诊当日启动。在方案选择上,应遵循权威指南及共识,优先选用基于第二代INSTI或增强型PI的三联方案。启动治疗后,应定期进行治疗后评估及随访。

 

患者教育内容应涵盖HIV感染的疾病自然史、重要临床指标、cART的临床获益、药物潜在不良反应依从性的重要性以及HIV的传播途径等。鉴于急性期HIV传播的高风险时期,临床医生应鼓励确诊急性HIV感染的患告知其近期性伴进行检测及时阻断传播。

 

“共识” 旨在提高感染/艾滋病专科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 强调所有一线医务人员应践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熟悉急性HIV感染的特点,提高警惕、扩大筛查、将防治关口前移。共识为急性HIV感染的筛查、诊断以及确诊后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更详细和实用的指导建议,通过早期识别与治疗,助力感染者尽早实现病毒学抑制,降低HIV的传播风险,有效控制流行。

 

【文章来源-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来 源:首都红丝带

 

发布时间:2025年5月9日 10:28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编辑:大河乡音文化传媒中心

编 辑:王振学  吴思雨(实习)

审 核:乔望键  李高峰 

监 制:吴建国

微信合作:13592665237、13603708102

电子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搜索“大河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