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杨海山村的一头劲牛

首页    大美中原    洛阳    伊川县    杨海山村的一头劲牛

 

 

杨海山村的一头劲牛

----记伊川县鸣皋镇杨海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杰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纪实

(记者:乔望键 李高峰 张孟强 摄影/报道)

他不像个大刀阔斧的风云人物,说起话来不是那样高谈阔论,他黑红的脸膛,没有架子,和人交流起来满脸笑容,和蔼可亲。但走进杨海山村看到的是道路平坦,村容村貌盎然,村内墙上壁画新颖,各家门前各种花色宜人,党建广场、孝贤广场、农耕广场、讲和长廊等赋有乡村化文化底蕴的活动场所树立起标杆,好一派风清气正的新农村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活生生的发展新貌怎么能和看着没有派头的杨红杰相提并论呢?事实恰恰相反,记者在农家采访问到这一变化时,都说他是村里脚踏实地、为人民造福的功臣,他就是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杨海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杰。

原来的杨海山村到处是杂草丛生、蚊虫肆虐、有风尘土扬,下雨成泥浆,吃水难、行路难、脏乱差现象制约着杨海山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为此,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笼罩在杨海山村民的心头,群众怨声载道,上访不断,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大难村。

 

杨海山村地处鸣皋镇西南部的一个四面环沟壑的小村庄,杨海山村现有845户、实有3843口人,耕地6400亩,其中基本农田5600亩、农业设施用地800亩。村里大部分农民都是以农业经济种植为主要来源,农业设施不配套,产前产后自己找,村里没有一个主心骨,多种经营、二三产业更是不肖一顾。2021年,经过组织推荐村民选举,杨红杰走马上任,一肩挑起了为人民服务这副担子。

 
杨红杰原来在外常年做路建工程,富裕后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这片热土。既然党组织有约加上村民的信任,杨红杰为了回报家乡、感恩乡邻,放弃每年二三十万的收入,他毫不犹豫承担起了杨海山村的村官重任。他在摸清杨海山村的家底后,首先解决老百姓关注反映强烈的棘手事,为治理乱象,他协同包村干部进行 “三清两建”专项行动。在清资产方面毫不留情,做到应收尽收,然后提出“四议两公开”,让群众清楚杨海山村经济收支的明细账,让群众对杨海山村收支账目心里明白,干部留个清白,梗阻疑虑的消除,大大提高了群众奋力求进的积极性,矛盾的化解,大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全村一盘棋,齐心协力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经过他和新班子成员的协商,集思广益想办法先解决村民的吃水难、行路难,稳定群众多年来的抱怨情绪,经过多元化资源整合,分段实施,杨红杰把村里整个情况摸透后,带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率先行动。村里的大路整修,牵乎着许多农户的宅基地占用问题,防止村民有阻力,杨红杰书记先做出样子,率先垂范,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打通修路这个屏障,杨红杰先把自己的宅院切去12米长的宅基地让出修路,村民看到杨红杰这样不为私利,都纷纷响应,这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在他的带动下,5条街道顺利贯通。杨红杰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又把通往村里6公里的道路加宽整修一通,他的举动受到大伙的高度称赞。

杨红杰即将进入花甲之年的这头劲牛胸怀坦荡,抱着让村里各业振兴的愿望,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顶着贫穷和乱象的压力负重前行,硬着头皮也要让杨海山村变个样,他承诺:绝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村民的期望,再高的山也要奋力攀上去,再深的水也要用力趟过去,赴汤蹈火也要让杨海山村上台阶、富口袋,让众人刮目相看。进到杨海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讲和长廊”,长廊下边两侧有两条长凳子,记者问到:“为什么要把这个长廊起上这个名字时。” 杨书记笑了笑说:“因为村里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里纠纷的事在这里争吵不休,遇到这样的吵嘴事和纠纷事,都要来到这里经过长辈和村里的公平人说服平和,这个小地方成了杨海山村的和谐之家了。” 杨红杰书记的一个小点子,把村里那些盛气凌人、家庭邻里不和的矛盾都解决在萌芽状态。

 
走进村委办公楼,一个个小陋室端庄整洁,各个科室上牌子显耀,有农家书屋、托幼中心、技能培训、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综合中心等科室发挥着“一老一少一青壮”的学习、娱乐、护理等功能,大大提升了杨海山村村民学文化懂技能的需求。杨海山村有自己的艺术团,这个组织是在戏曲爱好者自愿参与下形成的艺术团体,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发挥着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每逢节假日和农闲的季节,这支艺术团就把自编自演的歌舞、戏曲、小品、吹拉弹唱等正能量节目奉献给大家。

 
所有来杨海山村参观的人们同有一种感受,“杨海山村的村民真的有福气,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这一场场文化大餐,真是幸福极了。” 农村文化的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也在提高,文化产业的形成也起到“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更加体验出杨海山村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村民生活风。

 
杨海山村除了传统作物玉米小麦种植以外,另有两个主导产业,那就是烟叶和红薯种植。杨红杰书记首先整合建立起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细化管理模式,为农民撑腰打气大胆发展,实行产业帮扶,均衡发展的理念,让农民想干敢干放心干,解决了农民的产前产后的后顾之忧。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大挖经济潜力,让土地产出更高的价值来壮大集体经济。依托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3000余亩,建设两个高标准优质红薯烟叶轮作千亩方,再以400元的价格流转给种植大户,可带动845户748人种植,其中包含脱贫户23户96人,红薯亩均收入超过1500元、烟叶亩均收入超过3000元,稳定用工队伍500余人,人均收入不低于10000元。

 
杨红杰书记的规划思路,准备在村北与季沟交界处300余亩荒地建休闲度假观光民宿,以旅游拉动杨海山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在村南水库附近流转土地500余亩建红薯、烟叶育苗大棚,两个项目实施后村集体收入能增加100余万元。杨红杰的大胆设想和远大规划成了指引杨海山村村民奔向富裕的金点子。集体经济的壮大也给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村集体有了资金保障,杨红杰就运用这些资金为村民办更多的公益事业。打深井保障村民一天24小时自来水不断,缺水、限水不复存在;全村污水管道铺设,解决了常年污水横流的历史,村容村貌盎然,宜居环境优异,娱乐、体育设施完备。村里忧天怨人的话语消失了,好人好事层出无穷。村里争当“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的道德之风异常高涨。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杨海山村在杨书记的带领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杨海山村成了岭凹深处一朵奇葩。

 
杨红杰书记还在杨海山村推出APP线上线下管理平台,由人员管理转换为智能数字化运行,依托兴农通APP载体,发布村里的有关任务事项,让大伙参与完成,参与者还可以获得积分,并凭积分到积分超市进行生活用品兑换,这种让利于民的管理办法提高了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一来节省了村级日常支出,也能带动村风民风的转变,也更加突出人文情怀,让全村百姓人心思治,积极向上,加快脚步奔小康。小小积分却换来了大作用。

 
在杨海山村墙壁的显要位置有一副口号提的好:“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杨红杰正是抱着这种为民办事的态度和理念,使这个岭区小村子政通人和,由于思想工作做得扎实,为民服务的程序到位,真正实现了“由乱到治”、“由贫到富”、“由差到美”,多年来杨海山村成了零上访村,受到上级领导多次表彰。杨红杰书记是杨海山村党员的一面旗帜,也是带领群众不需扬鞭的劲牛,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两年时间,杨海山村太阳能路灯全覆盖,乡村建设、人居环境进一步拓展,供水、污水管网整体实施完备。杨海山村年产值达一千多万元,人平均年收入18000元。

 

2022年他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光荣称号、被评为“三星”党支部,2023年目标创建“五星”支部,先后荣获洛阳市“三清两建”十佳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是伊川县确定的2023年乡村振兴先进村。杨红杰,他是一棵不老松,他设计规划总投资5000万元的集优质水果采摘、特种动物养殖、窑洞民宿康养、红色文化体验、农耕研学等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基地正在形成。相信,在杨红杰的带领下,在不远的将来,杨海山村定像一只雄鹰,在乡村振兴的阳光照射下展翅飞翔。

 

 

来源:大河乡音孟州工作室、大河乡音伊川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8日 06:54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来自:大河乡音信息通讯社

责编:李高峰        审核:乔望键        监制:吴建国

 

投稿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全网搜索“大河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