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大叔采野货不吃早饭,木栅栏里养老母猪,年收入比儿子打工多
独自开车沿着山沟,一直走到尽头没有路,沿途看到不少人家虽然盖的房子不错,却都是大门紧闭,院子里荒草一人来深,似乎很久没有人打理了。正准备往回走,听见竹林深处有人说话,于是寻找过来。
随着扶贫搬迁,伏牛山深处的山沟沟里,已经很少再有人家居住,有能力的人,自己在乡镇或者县城购买房子,条件差一些的呢,住进了扶贫社区,不少老房子拆除后,恢复成了荒地。
看到有人过来,院子里一位大叔高声招呼:“哪来的?来家坐坐吧?”
大叔姓张,今年60岁,天一亮就和老伴儿上山采摘一种中药材野果子。还是儿子回来取东西,给他打电话,才从山上下来。老伴儿和同村的其他人,还在山上,不到中午不会回来。
大叔叫儿子洗了一碗这样的果子,说:“俺这儿叫五味子,你们城里没有,吃着酸扭扭的,你尝尝。”挑了几颗果子,给大叔递上烟,询问怎么还住在这山沟最深处。
“住这儿多美呀!我对俺村干部说,就算八抬大轿抬我出去住,我也不去。出去能干啥?咱又不会做生意,咋吃喝?你看我今天清早上坡,俩小时,估计弄这值80块钱。”
大叔采摘的这种果子,一般生长在偏僻的山坡上,不是经常上山的人,根本找不到哪里有。“这东西现在便宜了,前几天4块钱一斤,咱知道哪里有。那几天,俺俩人,一个人能摘7、80斤,你算算多少钱?我这年纪,又没有啥手艺,出去打工,会能挣这么多?你要是细算起来,我一年挣的,比他(指儿子)打工也不少。就是这活年轻人干不了,辛苦钱。”
大叔告诉作者:为了孙子孙女上学,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打工还房贷,他和老伴儿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山里。
山里野猪太多,种庄稼没收成,平日里,老奶奶在家看门、喂猪,他们老两口上山采挖草药卖钱。
山里人上山带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小药锄,一把镰刀,背上背一个编织袋。编织袋是经过特别改制得,两头缝死,缀上带子,中间留两个小口,边沿部分用布条缝制,避免脱线。
大叔因为知道儿子要回来,只采了一些五味子,老伴儿和同伴们去更远的地方采连翘去了。现在已经到了连翘罢园的时间,每天采不了多少,价格却还可以,一斤8块钱。大叔说采药就是个寂寞活,半天没人说话,一个人一天能采40斤左右。
院子外面的耕地中间,用树干简单扎了一个木栅栏,里面是一头肥猪正在贪睡。
“老母猪这两天该下猪娃了。前天还是大前天,才买了7头,都是300斤,也没卖多少钱。”望着猪圈,大叔笑了笑:“咱这儿养猪得出去买粮食,成本有点高。咱也不养多,赖好是个营生,俺俩要是上坡一天不回来,我妈也能喂。一年不咋样,弄个三四万块钱。”
院子边上的山岩下边,还有十几箱蜜蜂。对于蜜蜂,大叔更加不上心。
“原来在这住的人家有两窝蜂,不是搬走了吗,就送给我了。我也不会弄,不着不看,有糖了割点,没有算拉倒。不咋着,十来箱,一年就割两大半桶糖,会有百十斤那样子。有那进山来耍的,人家给我100块一斤,我只管看着不丢,去年连割糖都是人家来自己弄得。”
走的时候,大叔拿出来一个塑料袋,打算装五味子,让拿回家给家人品尝,老奶奶从厨房里出来,指着儿子:“你说呢,快晌午了,别叫人家走嘛!出沟还得几十里,吃了饭再走。”
大叔一家也是热情挽留,大叔说:“咱家是山里最后一家,有那上坡挖山药、挖兰草的,来了都在家吃饭,没好的,家常饭还是管够。”善良的山里人都不会过得太差,按这样算,你猜猜大叔家一年能收入多少钱?
叫我也不愿意出山,你说呢?
来源: 豫西人文摄影